明朝敗家子

獨孤天山

網遊小說

弘治十壹年。  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。  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。   此時王守仁和唐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千零壹章:忠肝義膽

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

2019-2-1 15:47

  劉健等人的話,不是沒有道理。
  那方繼藩是沒做過幾件好事,這沒有錯。
  可在這件事上,方繼藩沒有錯。
  傳播聖學,有何不可。
  這是至聖先師的終極目標。
  劉健忍不住道:“當年孔聖人為了傳播聖學,周遊列國,推廣仁義之道,有教無類……而今,後世的子孫們不肖,總算……還有壹些讀書人,承繼至聖先師之誌,這方都尉……可謂是功不可沒,利在千秋。此等仁義之舉,別人若是非議,倒也罷了。沈學士為翰林大學士,怎可說這樣的話?”
  李東陽和謝遷,都頷首點頭。
 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,自是覺得劉健所言,甚有道理。
  這沈文,從前還算聰明,今日……怎麽老糊塗了。
  他的孩子,還是方繼藩的徒孫呢,竟是如此不明白事理。
  沈文老臉壹紅,可是……可是……
  “只是……”
  “只是什麽?”弘治皇帝怫然不悅。
  朕的女婿招妳惹妳了,上來就罵壹通,有理還罷了,偏偏妳還沒理。
  “為首者,劉傑!”沈文直接放棄了治療,愛咋咋地吧,自己該做的,都做了。
  “……”
  奉天殿裏,竟是靜謐無聲。
  弘治皇帝臉色壹變。
  劉傑?
  哪壹個劉傑,莫非是他……
  弘治皇帝竟是瞠目結舌。
  他原本還想說,這為首之人,真是忠義之士啊,可壹聽是劉傑,話沒出口,便咽進了肚子裏去。
  李東陽和謝遷二人,本還想為了這個事,好好的和這沈文說道說道,傳播聖學,壹舉三得。其壹,能安移民之心;其二,能使移民們不忘根本;其三,自是散播聖學了。
  可現在……
  李東陽和謝遷面面相覷,壹臉復雜之色。
  誰不知道劉傑乃是劉公的獨子,這是寶貝疙瘩啊。
  好不容易盼著他中了狀元,有了出息,成了翰林,結果……人跑了……
  最可怕的是,若去別處,倒也罷了,可那是黃金洲。
  黃金洲是什麽地方呢,相隔萬裏,這壹去,說是九死壹生也不為過,能活著到達彼岸就不錯了,這輩子……怕也不能再回來了。
  有這個兒子,跟沒有這兒子,有啥分別?
  劉健已經面色僵硬。
  為首者……劉傑!
  他的心情頓時如晴天霹靂。
  劉健確實是個有情懷的人,他希望天下大同,希望大明能恩威四海,希望聖學能夠傳播四海,延續萬代。
  他有太多太多對這個世界,值得期待的東西。
  可是……
  自己就這麽壹個兒子啊。
  劉健下意識的,捂住了自己的心口。
  那個……畜生。
  難道他讀了那麽多的書,就不想壹想,父母在、不遠遊嗎?
  就不想想,老夫將來……沒了他這個兒子,靠誰來給自己養老送終?
  劉健臉色難看至極,壹副搖搖欲墜之態。
  心裏先是破口大罵。
  而後……他突然又變得緊張起來。
  自己只有兩個孫女,還指著將來這個小子傳宗接代呢。
  他若是在海上出了危險,可怎麽辦?
  那老夫……豈不是……豈不是……
  劉健覺得眩暈,眼前…怎麽有些黑蒙蒙的。
  他勉強想要站穩了。
  卻發現,身子根本無法承受。
  “劉卿家,劉卿家,妳無事吧。”
  劉健只聽耳邊嗡嗡嗡的響。
  這個孩子,怎麽就這麽不懂事呢。
  姓方的那狗壹樣的東西,到底給他餵了什麽迷湯藥啊。
  “劉公……劉公……”
  李東陽已察覺到不對了,眼疾手快的上前將他攙扶住。
  劉健想的更多。
  哪怕是還活著,這遠渡重洋,得吃多少苦啊。
  自己該怎麽辦。
  他就這麽個兒子,這輩子……還能見上嗎?
  回去……怎麽向夫人交代?
  無數的念頭紛沓而來。
  他終是身子承受不住,兩腿沒了氣力,李東陽哪裏攙得住他,突的失手,他直接癱跪了下去。
  這唯壹的兒子算是沒了,這輩子……沒什麽盼頭了。
  沒盼頭了……
  劉健想哭,可哭不出來。
  弘治皇帝也覺得有不對勁,連忙下了金鑾,邊道:“來人,傳太醫,傳太醫!”
  “陛下,不必傳了……不必傳了……”劉健潸然淚下,聲音哽咽。
  可蕭敬卻忙朝宦官們做了手勢,意思是,趕緊去。
  宦官飛快的去了。
  劉健依舊匍匐在地,壹臉痛不欲生的樣子,道:“既然……劉傑……他……他去了,那就去了吧。可臣……臣只有這麽壹個兒子……臣……嗚嗚嗚……”
  接著,便滔滔大哭……
  弘治皇帝顯得很無奈,他忍不住道:“方繼藩那個該死的東西……”
  “是啊,是啊。”大家壹起點頭:“方繼藩真不是東西,這是誤人子弟,怎麽可以……可以……”
  天知道可以什麽。
  這不過是大家安慰幾句劉健而已。
  不然,還能怎麽樣?
  這時,劉健卻是擡起臉來,搖頭無奈苦笑道:“這……怪不得別人,也怪不得這個孩子,人都有自己的誌向,他有這……有這誌向……沒什麽不好,天下……天下這麽多人的兒子,這麽多人的父母,這麽多人……攜家帶口,遠離故土,奉陛下之命……受那方繼藩的號召前去極西……為的……不正……不正是為生民立命,天地立心……劉傑他的誌向是為往聖繼絕學……別人可以去,他怎麽去不得……”
  說到這裏,悲又從心起,又忍不住滔滔大哭。
  不多時,禦醫來了,匆匆要預備救治。
  劉健只搖頭,淚流滿面,繼續道:“他是臣的兒子,於情於理,更該去。魯國公何等尊貴,不也去了嗎?臣沒什麽可遺憾的,只求他……他能平安吧……他掛印而去,這不妥……還請陛下寬恕他的任性,念在老臣的面上,不要追究他擅離職守……之罪。”
  弘治皇帝忍不住唏噓。
  他當然知道劉健已經心痛極了。
  看他涕淚直淚,方才還氣度非凡,轉眼之間,卻仿佛壹下子老了十歲,細細看去,這哪裏像個宰輔,分明是個已至風燭殘年的老人。
  “劉卿家能識大體……朕心甚慰。”弘治皇帝也不知該說點啥。
  劉健嗚嗚嗚的撲在地上又哭,心痛得無法呼吸。
  人要說漂亮話容易,而事實上,這些說漂亮話的人,十之八九都是出自本心。
  誰不希望家國昌盛,萬民安居樂業呢。
  可人最大的矛盾就在於,是人就有私欲,當自己的理想,與自己的私欲相矛盾時,更多人,無所適從。
  人心之復雜,豈可以好壞而論。
  弘治皇帝將劉健攙扶起來,其他人還處在震驚和無言之中。
  見劉健哭的傷心。
  弘治皇帝拍拍他的肩:“劉卿家,劉傑他會平安的。”
  劉健擦了擦淚眼,沈默了很久,才咬牙道:“老臣還是那句話,別人可以去,劉傑去了,老臣……無所憾,他若當真在海外出了什麽事,老臣也無話可說。大明正在用人之際,他若是有用,立下功勞,哪怕是壹輩子隔著重洋,不能相見,老臣在中國,照樣為之欣慰,陛下不必再安撫老臣了。老臣知道……什麽是大義,方繼藩的父親可以去,老臣的兒子也可以去。”
  幾個宦官,攙扶著劉健坐下。
  眾人心裏只是感慨。
  大家壹時間都啞然起來,都不知該說點啥好。
  弘治皇帝凝視了沈文壹眼,頓了頓,才正色道:“此七個翰林,有此義舉,令人欽佩,下旨,彰表他的義舉,劉傑狀元出身,內閣首輔大學士劉健之子,尚肯出海,這是大義……”
  “至於其他的翰林,每壹個的姓名,家中父母是否安在,是否有妻兒,都要送到朕的案頭上來。”
  弘治皇帝胸膛起伏。
  他看到了悲痛的劉健,也感受到了壹群青年人身上高貴的精神。
  劉健擦拭著淚,依舊心疼的想去死。
  而這心情,蕭敬其實是最能體會的,想當初,他入宮時,做的壹個小手術的時候,大抵也是這個心情。
  他同情的看著劉健,心裏想,又壹個被方繼藩那狗東西害死的。
  劉健此時,卻是道:“陛下,臣有壹言。”
  弘治皇帝看著劉健道:“但言無妨!”
  劉健道:“陛下,方繼藩教徒有方,桃李滿天下,他的徒子徒孫,無不是深明大義,老臣……亦是欽佩不已。”
  “……”
  殿中陷入了沈默。
  欽佩嘛,難道就真沒想過宰了這個狗東西祭天?
  可劉健漸漸緩過了勁來。
  雖覺得……這輩子絕望了,可此時……還能說什麽呢。
  沒有人可以將自己的兒子綁上船,這不……還是他自己要上去的?
  只怕此時,人都已經出海了吧。
  現在……說什麽都沒有用了。
  只見劉健道:“這方繼藩門下,人才濟濟,誌士極多,朝廷也該對方繼藩,予以旌表,以使天下,盡知忠孝。”
  弘治皇帝背著手,輕輕擰眉,顯得有些猶豫。
  “卿家不怪方繼藩?”
  劉健能說什麽呢,搖搖頭道:“老臣尚知忠義,怎敢加怪。”
  他努力的舔舔嘴,方才痛心疾首的道:“老臣感謝他祖宗十八代都來不及!”
請假,明天補上。

  劇情要布置壹下,明天補上,嗯,男人的承諾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